武以正基 本立道生 论传统武术文化弥合大学生知-行疏离的意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7  浏览次数:117
 
作者: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李全海  逯芳芳  刘军  张举  王英杰

摘要:理想的大学生本应明志、立德、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在当下中国的转型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表现为行为失范、道德缺失、理想信念丧失、学术与政治投机、诚信丧失、价值观失衡等,这些是大学生人文思想素养和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大学作为输送社会人才的重要通道,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担负重要责任。然而部分大学生出现的功利、享乐、拜金的社会现实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民族危难之际,孙中山亲自书写“尚武精神”,倡导强国强种,“一人习武可以强家,众人习武可以强族”。当下的中国恰恰需要“尚武精神”。传统武术作为国术、国粹、国家形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武德教育,以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为核心,达到明德、明心、格物和正己,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探讨传统武术的修行如何有益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大学生从武术的“行”中“知”传统文化、从“知”中“行”做人、做事之道,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内圣”之道,从而推行“仁”、“和”的“外王”之道,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本文认为,传统武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本立而道生,这种观念对于弥合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行-知疏离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 思想 文化 传统武术 修心 修身 身心合一 知行合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大学》)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学子历来被看作是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在大学应该干什么?“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大学》)大学是为了培养道德情操,学习掌握知识,通晓事理和原理,正心、修身,树立抱负和理想,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1.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分析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2011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为浮躁的一代。网易新闻论坛“今语丝”2013年评论焦点为“当代大学生九宗罪”。如今大学生中弥散着浮躁、炫富、急功近利、忽悠、不诚信、冷漠、麻木不仁、失落迷茫等不良心态。当代大学生现状危机综合表现为: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价值观失衡、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发展、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现状折射出大学生在人文思想素养和道德层面的缺失。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学就会落后;而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是一个残缺的人。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与其掌握的文化知识并不匹配,即当代大学生体现出来的“知与行不一”“身与心不一”。中国文化讲究人与自然合一、身体与心灵合一、知行合一,在修养和德性的形成中身与心、知与行两者互为促进、缺一不可。然而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尤其缺乏身与行的体验和锻炼,造成知行和身心发展严重失衡,从而促成了“浮躁”这一怪现象。

习近平在“中国的问题要在自己土地上找答案”中指出:“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祥浩、石开斌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文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经过哲学的反思以后,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3]。”

怎样才能全面提高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素养,现在全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国学文化在思想建设与精神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弥合大学生的“知”与“行”分离?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的身心合一、知行统一出发,实现大学生的身心、知行统一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传统武术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体系,完整的锻炼系统,独特的健身方法,神奇的攻防效果,更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等诸多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审美观、健身观、教育观、人生观、宇宙观等。武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内涵和文化价值,无可争议的成为“国粹”。 武术作为广受世界人民欢迎的独具特色体育项目,作为中外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作为具有重要软实力价值的典型中国文化符号[6],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精髓,曾作为“国术”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国学”的高度[22]。在当前“文化强国”的战略指导下,武术在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承载者、作为国家的栋梁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传播与塑造国家形象的主体力量[23]。以传统武术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弥合知-行分离,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意义

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根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在中华历史上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传统武术是一种以防身、健身、格斗为目的,武德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尚武精神,讲究修心、修身、形神兼备、心身合一、知行统一,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以实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意志、提高攻防意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文化活动。

2.1 尚武精神为领

1928年孙中山亲自书写“尚武精神”,提倡“求自卫之道,重尚武精神”《精武本纪》。对于“尚武”严复、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在“强国强种”的呼吁是一致的——“爱国、强身、保民、自强向上的精神”[5]。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有血性,勇武有担当,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精神的承载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其爱国、强身、保民、自强向上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国强种灵魂之所在,是中国精神[7]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精神是生发于中国文明的传统,贯穿于现代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历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思想观念,可以概括为:"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7]。《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

尚武精神体现中国精神,精神是力量的源泉,灵魂之所在。尚武精神不是侠以武犯禁,不是暴力,是民族血性之所在。精神的培养,是实现知行的基础。通过大学生“尚武精神”的传承,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国精神增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栋梁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2.2武德为基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拳经·拳法备要》中:“贤良秘授救危困,邪亡休传害众生。”在习练武艺之前必须学习、培养高尚的品德:“练武先练德,教人先教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拳先习德。”武德是人格的教化,是思想教育、道德觉悟、文明修养、心理品质教育的综合。武德兼有教化伦理与生活伦理的双重精神及价值取向,儒家仁学思想构成了武德的德目及道德核心[9]。在学练武艺的过程中,始终要将培养高尚品德放在第一位,德技双修,贯穿武德于始终。武德的重要内容有:尊师重道,保家卫国;重义守信,急人所急;立身正直、谦和仁爱,内容与社会道德相结合、与爱国主义精神重视武礼的教育[10]。 武德讲“仁、义、信、勇、礼”[11][12][13],是习武之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武德规范对以下内容的诠释:(1)忠于国家民族。少林寺有歌诀道:“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2)仗义救困。墨子认定:“万事莫贵于义。”唐人说的“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3)诚信谦让。《苌氏武技书》也说:“凡是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

武德是对习武者的一种“知”与“行”的约束机制,是习武者经过“内外兼修”的习武过程锤炼而达到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当今的大学生习练武术必须把武德置于首要位置,既是出于保证武术教育沿正确的方向前行,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14],更是潜移默化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手段和方法,对矫正大学生眼高手低、行无所止,“知”“行”疏离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修心[15]正己

传统武术的文化特性中包含对人之身心的修养作用,武术存在精修和勤行两种修心方式[15],“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韧意志驱使下,衍生出的武术人之内在的精神特质的养成和自觉——修心。修心过程是在无意识的逐渐淡化自我身心中的躁动之性。武术中的勤行之修,是一种坚持不懈的修行。精修是勤修中武术境界的自我追求,是指自我强制、自我约束的修行过程。

    武术修心的实现在于“修敬心、修静心、修净心”[17]。一是“敬心之修”,有敬心才能诚心,对武术的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可,无论是知理或守理,都是对武术的敬心之修,只有心怀敬心才能追求至高的境界。持怀疑态度,比如学的武术技法用不了、不适用,就心生二意,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只能在原地踏步。当然并不是反对批驳和质疑,但是质疑是建立在技术形成和相应的境界基础上的,能延续千百年的武术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所以武术是敬心之修“敬畏之修”。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满瓶子不摇半瓶子晃”,心存敬畏之心,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在所学的领域中走得深、走得远。二是“静心之修”,静心才能潜学,静心才能“行”。太极拳讲“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这里的动与静都是以“静心”为前提和准则。心不静,伤己伤身,往往事倍功半。动中求静,才能发现动作的细微变化。大学生只有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才能潜心求知、做学问。三是“净心之修”,净心在去除杂念,武术是“意、气、力”的结合,修的是意志和心态,“六根不净,心神不宁”,心不净杂念存生。尤其在武术对抗比赛中,技术相当,拼的是意志和心态,心有浮动,技战术就有漏洞。当今大学生过于虚浮好高骛远,无知者无畏,没有敬畏之心;因外物而动,无静心;心浮气躁,无定心、净心;通过武术攻防时间让大学生知挫败,知敬畏;通过站桩、太极拳的武术修行静心求知;通过比赛、对抗、实战以净虚妄之心、从而求正,实践中正自己所学,武术修心对于大学生摒弃浮躁、静心凝心,知行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4修身[16]为本

武术以立德为基础,修身正己、立本,通过武术拳种系统的训练,外强筋骨,内练气力,达到强健体魄,防身格斗自卫的效果。见之似好妇,夺之如巨虎。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十二形)。形成一种收敛入骨的品质和魅力。

习武可以增强骨骼密度和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肺和心血管内循环系统。通过武术的系统练习可以增加胆量,形成自动化的攻防意识,提高身体灵活性。内在的可以内敛精神,控制情绪,增强抗压能力。以武术的文化精神、美学思想以及武术“四击八法十二形”明悟武术,通过刚勇、柔化,吞吐、虚实、开合修炼身心[18]。同时武术的修身文化特征又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相交融,更能积极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19],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修身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修身以立“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本立而道生。武术修身不光修外在形体之身,还修“意”、“气”、“力”、“神”,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直指本心。这种本心是“修身”行的果,是“身心合一、知行统一”的因。佛学讲种什么因,得什么样的果。修身是传统武术修行的立本之基,在于不断的审视、正视自己。传统武术的修身文化对于大学生格物正己、律己严行具有重要意义。

2.5身心合一为“立”

儒家主张身心合一、以心为主宰、身为功能,以自我为起点,从内在心性出发,对身的价值能正面视之,以成身与成性的合一来实现人的完善,修心、修身内外两条修行路线的双向互动,将最终趋向于境界层面的合一[21]。武术是身心合一的传统锻炼方法。心动无有不动,动如江河,静如处子。外事安逸,内含坚刚,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武术注重整体观,要求身心合一,松静无为,内外上下一致,以意领气,气随意行,意到气到。身心合一时能感知身体,身心相通,心到手到,达到身心统一。

武术的身心合一,在生理上有益于人体大脑皮层神经兴奋、抑制的调整,便于身心协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当然,身心合一需要高度的统一,身体的磨练、心性的凝练,虚与实、动与静、表与里、开与合、进与退、收与放、左与右、刚与柔,相辅相成,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6知行合一为“生”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观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融摄,对武术在其自身发展中形成的形神兼备、悟练结合、体用合一的功理功法特征,以及追求身心合一、自我实现的功理功法目标发挥了一定作用[20]。“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武术认识论的基础。具体到武术中则表现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强调要切合实用[21],突出它的技击属性。所以技术来源于实践、经提炼认识、然后用于实践形成了武术技击体系。武术的知为了实践中的“行”,行中校验知,知行统一。知行统一在传统武术中贯穿始终,在此备与身心合一之后是武术的“知行合一”的境界。达到知行合一境界后才有站在“巨人、大师”的肩膀上格物破法的内力。

武术过程是一种修行过程[4]。从武德的约束机制,到修心、修身、身心合一境界的形成过程,都是为追求知行统一服务实战。武术修外三合的统一与内三合“意、气、力”的统一,从劲力上明劲、暗劲、化劲的修炼,可谓一层功夫一层力,但是每个境界都以知行统一为主,脱离了“行”,传统武术就成了“意淫”,因为武术是为技击实战为本质属性。《太极拳论》“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身心合一境界达到才能在行中求“神明”之“知”,而后“格物”破法而再立,意为“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变则“生”,生生不息,这是武学的高度。“知行统一的境界”是传统武术中更高的境界。

武术是养德修心、修身、修身心合一、修知行统一境界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人生境界追求,格物正道、破法思变,启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7内圣外王以为“道”

内圣就是诚意、正心、修身、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格物而立境界追求,外王是内圣之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影响力和震慑力。李蓉蓉、王岗在“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中引用国学大师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式的人生,最大特点莫过于他总是向里用力,与西洋人生总是向外用力者,恰恰相反”[8]。来讲太极拳的“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武术的立德修身、正己格物、形神兼备、身心合一,数十年自觉与养成的“向里用力”,不称霸的“内圣”境界追求利己利人,而对“外的不用力”而“力已远而久矣”,当然只有达到“内圣”,才能达到“外王”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武术在修行的过程中,立德修身以为正己,身心合一、知行统一不断磨练切磋验证武学以为格物,武术体练的“行”中校验“知”,“知”后指导“行”,知行统一,寻求内外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内圣”境界,如:杨露禅、孙禄堂、王芗斋等的武学圣手,他们破法而立以为“圣”,内圣不骄、不霸,不为王,但过去百年依然为王的“外王”之功,震慑武林、以励后学,这是武术的魅力也是武学的境界,追求道法自然。

“内圣外王”之道是修己、修身心与知行的统一,格物破法向上的追求和境界。通过武术内圣外王的境界教育和追求,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形成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做人教育、成才教育及人生价值教育,对树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小结与讨论

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厚重而又丰富多彩,更是博大精深,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无可争议的定位“国术”、“国粹”。其蕴含的独特的武术哲理,精湛的武技,构建的立德、修身修心、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核心体系,遵循的爱国、坚强、扶危救困、一诺千金、有血性、勇于亮剑的“尚武精神”,追求的“内圣外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天下大同和(和谐)的境界,是中国形象的代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的综合体现。

通过武术的锤炼,感悟武术的形神兼备、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对武术以及传统文化的自觉,不可或缺的贯穿德育于始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素质与胆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武术过程是一种修行过程。在学艺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养成一种自觉。很多武术人坚持几十年习练,从不间断,这是一种自觉和养成。通过武术可窥民族传统之一斑。

大学生应当经得住社会的诱惑,摒弃浮躁,在学知识的同时,多涉猎传统文化、身体力行、“文”与“武”并重、知行统一,少一些攀比,多一些积累;少一些冷漠与欺骗,多一份关怀与诚信;以“武”凝练心性,立徳修身,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铸就大学生精彩人生!

4.参考文献

1.曾子.大学[M].

2.老子.道德经[M].

3.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

5.谢广田,蔡宝忠.论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武术观[J].武术科学(《搏击》),2005.1.

6.郭玉成.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7.邹广文.中国精神:民族性与时代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2.

8.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51.

9.翟少红.从德治与法治的视角论现代武德教育实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05.

10.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4.1.

11.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的阐释[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12.王献斐.侠的精神与武德.[D].河南:河南大学.2006.

13.李全海.陕西关中红拳传承人调查分析及传承对策研究[D].陕西:西安体育学院.2011.

14.杨建营,邱丕相.从武德的实质和精神内核探析当代武术教育改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3.

15.赵严.试论传统武术的修心方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

16.吴甫超.论武术的教育修身价值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10.6.

17.赵严.修心:从茶道到武术.[D].河南:河南大学.2015.

18.张超.武术修身的文化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2013.5.

19.徐培兴.武术的修身性文化特征与学校德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6.

20.梁冲焱,王攀峰,刘定一,田文波.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观对明清武术理论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

21.温力.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合一”和武术的技击特点[J].体育科学,1993.3.

21.郭玉成,李守培.论武术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华武术(研究),2012.2.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名师大讲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