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 » 正文

开启制度建设的新征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4  浏览次数:53
 国家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制度对于国家来说是基础性、根本性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是总结我国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制度建设的新样板。

制度自信的新起点。在我党历史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做出决定、首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的一次全会。全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制度体系的新高度。全会自觉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了完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全会遵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理论,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作出了许多新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它统领和贯穿其它12个方面的制度。

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又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进程,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生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自我革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系统效率。

制度文明的新样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在当代国际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中,我们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将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会公报是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谱写的人类制度文明新篇章,为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解,让世界读懂中国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制度文化的新领域。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制度建设的自我革命精神至今对强化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选拔一名干部,都要经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笔试面试,这是科举制的方法;提拔要看实绩和关键时候的表现,这是军功制的精髓;任职要经过群众推荐和组织考察,这是察举制的特征;重要岗位还要经过相关选举,还要年度考核、逐级遴选、多岗位锻炼。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也必然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视角。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将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将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10年。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赢得战略主动,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宏阔的战略视野,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议题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蓝图,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们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原载于2019年12月11日《贵州日报》,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

作者:汪建初  责任编辑:杨涌  贵州日报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